close

1-1503261F232306

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或環境,可以讓以色列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獎得主與創新企業家?

以色列的教育制度,到底有什麼不一樣?

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~18歲。18歲以後男男女女都當兵,當兵比起上大學更重要。

在18歲以前,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。

幼稚園的小朋友,不是遊戲就是玩耍,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,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。

中學生也是3、4點放學,沒有補習班可去。或許18歲以前的教育太過自由了,

導致以色列的孩子在各種台灣人重視的國際競賽中,通常沒有拿下好成績。

例如以色列在OECD評鑑學童學習能力的PISA(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

Assessment)中,遠遠落後台灣,最新調查數學只排41名(台灣第4名)、

科學只排41名(台灣第13名)、閱讀排34名(台灣第7名)。

希伯來文中Chutzpah,其他語言裡沒有,意思是「斗膽,不畏強權」,

正代表猶太人的性格。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(Tal Ben-Shahar),

在2012年製作「Israel Inside」中特別提到這個字,

是「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、挑戰真理、直接、當別人都反對,你還是執意去做」,

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。這與環境、文化有關。

以色列社會,不太有階級或權威。

第二個教育重點是培養動手做的孩子,即知即行,比只說不做更重要。

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,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,「你今天學到什麼」「考了幾分?」

而是「你今天在學校,問了老師什麼問題?」

他們覺得不問問題才是笨蛋。

 C1402540716966  

 

不斷地問問題,挑戰真理,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。以色列不是重視「科學教育」,

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學精神,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,保持好奇心,

富有懷疑的精神,不給標準答案。

曾經有個笑話:一個猶太人在某地開了家「加油站」,因為生意很好,

客人愈來愈多,另一個猶太人就想,

既然人多,我就在旁邊開個「餐廳」;結果生意愈來愈好,

另一個猶太人想,既然人愈來愈多,

我就來開個「旅館」。

如果換成是中國人情況可能會改變。一個中國人開了家「加油站」,生意愈來愈好,

另一個中國人就在他對面也開了家「加油站」,然後價錢比第一個便宜,

後來另一個中國人也在附近開了「加油站」,

價錢比前兩個還便宜,削價競爭的結果是,大家關門大吉。

這雖然只是笑話,卻表現出不同的思惟方式。

脫傳統框架 猶太媽媽啟發天賦

     中國和猶太人都注重家庭,也重視教育,但為什麼教出不同的孩子?

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認為,「很多華人重視學習紀律、排名和考試成績,

而猶若說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,卻可能輸在終點,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,

雖起步晚,但後續爆發力十足,在起跑點看似輸,卻可能贏在終點!
【以色列】

     總人口:813萬人

     土地面積:2萬770平方公里,僅台灣的2/3大

     種族:猶太人75%、阿拉伯人20.7%,其他種族4.3%

     人均GDP:3萬2351美元,台灣的1.5倍


世界第一:

     ◎人均工程師數量 ◎人均研發支出 ◎專利申請數量


其他成就:

     ◎平均教育水平全球第二,45%人口擁有大學或學院文憑

     ◎2013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幸福指數排名第八、

飲食健康指數排名第五太媽媽也傾向如此,但是會更看重小孩的興趣與天賦,

媽媽的天職是將孩子的潛力發揮到極致。」


【六大教育特色 打造以色列堅強國力】

     (一)重視家庭:家庭是學習基礎,也是自信的來源

     (二)開放思考:猶太式的學習方法:多問問題,選項開放

     (三)無懼挫敗:將挫折轉為能量,用發明解決問題

     (四)即知即行:光是學習還不夠,將點子化為行動

     (五)追求真理:不接受標準答案,勇於挑戰真理

     (六)關懷世界:不只關心社區,也要改造世界

 

資料參考來源:遠見雜誌336期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晴天玩家-潔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